云南:昭通市組織340家企業與商會參與“萬企興萬村”行動側記
萬企搭建橋梁,鄉村奔向振興。2021年7月,在“萬企幫萬村”行動為打贏脫貧攻堅戰作出了重要貢獻的基礎上,全國“萬企興萬村”行動正式啟動,昭通市、縣兩級快速響應,高位推動、多措并舉,發揮各自優勢,通過思想引領、示范帶動等措施狠抓落實,從產業振興、生態振興、文化振興、人才振興、組織振興、鄉村建設、光彩事業7個方面制定具體方案,繪制工作藍圖,強化產業振興,取得促進群眾增收、產業發展、企業發展、村集體經濟發展的顯著成效。目前,昭通市參與“萬企興萬村”的企業、商會有340個(家),結對幫扶377個村,實施興村項目574個、經營類項目174個,累計投入資金20.64億元。
以特色產業興農 激發鄉村振興新動能
在昭通市構建“萬企興萬村”行動體系實施方案指引下,昭通市以抓特色產業為引擎,以產業振興為重點,逐步構建形成以利益共享為目標的多樣化、多元化、多形式的蘋果、竹子、馬鈴薯、天麻、花椒、特色養殖六大高原特色產業融合發展利益聯結機制,打造企業助力鄉村振興整村推進的昭通樣本。
“在企業發展的過程中,要注重把企業自身成長與‘三農’發展緊密結合,探路子、造模式,在時代發展中找準方向,發揮優勢,培育富民產業,在鄉村振興的偉大事業中作出自己的貢獻?!痹颇喜巳思沂称酚邢薰矩撠熑吮硎?。
筆者了解到,云南菜人家食品有限公司在“萬企興萬村”行動中,采取“龍頭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的互利共贏模式,發揮龍頭企業帶動作用,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與11個竹產業專業合作社簽訂合作協議,發動農戶種植、采收和銷售竹筍,帶動永善縣11個鄉(鎮)11家農業專業合作社發展種植方竹筍30余萬畝、小米椒3000余畝,戶均年增收6000元。累計投入資金5.8億元,收購當地農戶竹筍、花生和小米椒等農產品,輻射永善、大關、鹽津、鎮雄、彝良、威信等縣,強化農民利益聯結機制,帶動2萬余群眾增收,戶均年增收近5萬元。
同時,該公司累計招用新產業工人4000余人,發放工資超7000萬元,近兩年穩定員工人均年收入超6萬元。同時,云南菜人家食品有限公司采取“龍頭企業+村集體經濟組織”的發展模式,與52個村簽訂村級集體經濟合作協議,幫助村集體增加收入,同時也解決了企業融資難題,真正實現互利共贏。目前,已兌現村集體收益金460萬元,進一步促進竹筍產業持續良性發展。
在興村過程中,昭通市突出村企共建聚合力,走出共同富裕路。
2013年成立的大關縣琦鑫農產品生產有限公司立足大關縣上高橋回族彝族苗族鄉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優勢,大力發展肉牛養殖、加工牛肉制品,通過“黨支部+公司+村集體經濟+合作社+基地+農戶”模式,促使當地一二三產業有機融合,聯動發展,形成產供銷一體化經營。如今,該公司已建設養殖示范基地3個,占地面積8000平方米,人工種草5000余畝,新建滿負荷生產可達1000噸的牛肉加工生產線,占地面積7000平方米,帶動全鄉1160戶農戶加入琦鑫合作社發展肉牛養殖,社員覆蓋周邊村組及周邊鄉鎮。目前,肉牛存欄3560余頭,出欄1180頭,年生產加工肉制品200余噸,產值近2000萬元,農戶戶均增收8000元以上。
以項目帶動發展 挖掘村企振興潛力
云南理世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積極承擔社會責任,將加工型馬鈴薯原料基地建設和推廣種植作為“第一車間”來打造。筆者了解到,在魯甸縣、昭陽區等地,該公司建成優質加工型馬鈴薯原料供應種植基地6000畝、優質馬鈴薯大春種植基地3萬余畝,涉及合作社10個,輻射帶動種植農戶1.5萬余戶,帶動農村勞動力就業不低于1萬人,帶動農戶增收,為地方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和助力鄉村振興貢獻力量。
“靠山吃山”,走農旅融合促民增收路,已成為昭陽區樂居鎮的發展秘訣。昭通市名櫻莊園有限公司多年來堅持生態產業示范基地建設,打造出的國家3A級旅游景區——名櫻莊園景區,不僅成為昭通鄉村文化旅游的一張名片、旅游扶貧示范基地,同時這一項目幫助當地立足資源優勢,走出一條以農興旅、以旅富農的農旅融合發展路子。僅今年櫻花季就吸引40余萬人前往游玩,公司實現旅游總收入約500萬元,帶動200多人就業、100多人創業,間接帶動灑漁、樂居周邊群眾1000多人增加收入約2000萬元。
以公益慈善之力 提升村企振興溫度
在推動鄉村振興的進程中,昭通部分參與村企結對幫扶的民營企業勇擔社會責任,通過捐款捐物幫助群眾解決難題。據介紹,昭通市溫州商會捐贈10萬元用于鄉村振興;昭通市文化創意產業商會舉辦聯誼會,組織企業開展義賣拍賣活動,所得款項捐贈昭通市光彩會;昭通市福建商會捐贈價值1萬元的樹苗,助力蘇甲鄉綠美行動。
此外,魯甸縣鮮意濃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為掛聯村箐腳村建設圖書館,并捐贈書籍;捐款1.4萬元改善箐腳村村委會辦公環境。
昭通市工商聯、光彩會組織企業持續開展“大山同馨·孤女成長 光彩相伴”行動。今年上半年共資助90人,投入光彩事業專項資金9.9萬元。
據悉,近年來,昭通市民營企業向昭通市工商聯定點幫扶村共計投入資金41.08萬元,幫扶138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據不完全統計,昭通市“萬企興萬村”行動開展公益捐贈類項目400個,捐款捐物總額達2780余萬元。
以典型示范引領 打造村企振興品牌
昭通市11個縣(市、區)各確立2個以上興村示范點,共打造40個興村示范點。昭通市利用產業、金融等20余項幫扶政策,堅定民營企業興村信心,協調解決實際困難,積極幫助支持示范點建設。
永善縣明子村把“萬企興萬村”與“萬名人才興萬村”兩個行動有效結合起來,打造農旅融合脫貧致富示范村。
昭通市挑選永善縣明子村、魯甸縣馬鹿溝村、威信縣順河村等9個實驗項目作為村企共建示范點,總結“萬企興萬村”行動成功經驗并進行推廣,增強民營企業成就感、榮譽感和獲得感。
值得一提的是,昭通市工商聯今年開創了商會參與“萬企興萬村”的新局面,組織當地、駐外15家商會掛鉤幫扶37個村,將民營企業資源優勢轉化為幫扶村發展優勢。
昭通市工商聯積極搭建東西部協作平臺,助推“萬企興萬村”行動見實效,做好筑巢引鳳、牽線搭橋等服務工作。加強與上海市普陀區、松江區、閔行區工商聯的互訪交流,簽訂友好工商聯(商會)協議書。通過東西部協作,昭通市新引進30家民營企業結對幫扶30個村,共投入幫扶資金467萬元、消費幫扶500余萬元、吸納勞動力就業147人、幫扶發展產業8個。新增引導落地上海民營企業24家,投資2.6億元,吸納農村勞動力就業2186萬人。
同時,昭通市工商聯積極搭建企業金融支持平臺。今年,昭通市工商聯、光彩會與中國農業銀行昭通分行等金融機構簽訂“工商聯+光彩會+金融機構”服務協議,為有合理貸款需求的民營企業提供服務,2023年共計投放“三農”個人貸款61510筆,金額達38.36億元。
“興一方產業,富一方百姓。市工商聯將進一步深入推進‘萬企興萬村’行動,組織民營企業扎根烏蒙大地,共赴鄉村振興之路?!闭淹ㄊ姓f副主席、市工商聯主席胡建普表示,市工商聯今后將在鞏固前期成果的基礎上,找準幫與興、企與村、義與利的結合點,堅持村企優勢互補,搭建村企對接平臺,把更多民營企業動員到鄉村振興主戰場,讓“萬企興萬村”行動的旗幟飄揚在烏蒙大地。

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