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報評說:奏響綠色低碳的“齊魯”強音
9月12日,全國優強民營企業助力山東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大會在山東濟南舉辦,這是繼8月29日在山東煙臺舉辦2023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大會之后,山東在半個月內主辦的第二個以“綠色低碳”為主題的大會,向外界傳遞出山東走綠色低碳發展道路的堅定決心,奏響了綠色低碳的“齊魯”強音。
逐綠而行,才有江山如畫。在中華傳統文化中,綠色是一種源于自然、盈于自然而又達于自然的顏色。無論是“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還是“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抑或“江山如畫,古代曾云海綠”,都描繪了綠色這一抹令人悅目舒心的色彩。今天,綠色發展已是新發展理念的重要組成部分,美麗中國建設深入人心,綠色低碳成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主要途徑,也是動能轉換的內在要求。
近年來,“動能轉換”是山東經濟的主旋律。2018年1月,國務院批復同意山東省建設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國家發改委印發《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建設總體方案》。2018年2月,山東省政府印發《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實施規劃》......在系列政策支持和驅動下,山東錨定目標,持續用力,久久為功,經濟發展動力顯著增強,不斷將高質量發展推向縱深。
形勢逼人,時不我待。2022年8月,國務院印發《關于支持山東深化新舊動能轉換推動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的意見》,賦予山東建設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重大使命。從“試驗區”到“先行區”,飽含著對山東工作的肯定,也賦予山東更重的使命和責任,山東被寄予更大厚望。面對重托,山東省第十二次黨代會確定了“強富高優美”強省目標,把“建設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作為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省建設的突破性抓手,掛圖作戰,善作善成,一步步把“規劃圖”“路線圖”變為“施工圖”“實景圖”,激發了綠色低碳發展的澎湃動能。
山東的先行先試具有重要的標本意義。作為我國重要的工業基地和北方地區經濟發展的戰略支點、戶籍和常住人口“雙過億”省份、黃河流域唯一沿海省份、山河湖海生態資源豐富的東部生態大省,山東因地理位置居中、人口數量龐大、“大象經濟”特征明顯、產業結構中“兩高”行業偏重等,是我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風向標”,被稱為“轉型中國的經典縮影”。標本意義之外,還有更深的戰略考量。進入新發展階段,我國發展內外環境發生深刻變化,面臨許多新的重大問題,需要正確認識和把握。其中之一,就是要正確認識和把握碳達峰碳中和。如何走出一條省域規模的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道路,讓碳達峰碳中和中的更多“未解之謎”漸次點亮、有路可循,是一道現實課題。從這個意義上說,“先行者”山東的任務艱巨性自不待言,其戰略價值也不可估量。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齊魯大地素以山河湖海生態資源豐富聞名于世,泰山、黃河三角洲、海洋三大生態稟賦是其中的典型代表。生態環境浸潤人的生態理念,孔孟之鄉在對綠色低碳的認識上積淀著豐厚的傳統文化滋養?!墩撜Z·陽貨》曰:“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币庵妇次纷匀皇侨藗兩鐣顒拥那疤岷妥匀灰巹t?!墩撜Z·雍也篇》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斌w現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畫卷?!睹献印ち夯萃跎稀吩唬骸安贿`農時,谷不可勝食也?!睆娬{只有順應自然規律,才能收獲自然之果。古人的這些生態智慧對今天的綠色低碳發展仍具有超越時空的啟迪意義。
綠色低碳是一場生產方式、生活方式甚或思維方式的變革,涉及面廣、穿透力強,其中產業是重要的一環。產業的“含綠量”提高,發展的“含金量”就會水漲船高。而產業的“含綠量”高低取決于鏈條上一個個微觀企業在綠色低碳發展上的具體作為??梢哉f,在山東建設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這一重要使命上,民營企業扮演者重要角色、發揮著重要作用。
山東一直是民營經濟發展的沃土。目前,民營經濟經營主體占總量的98%以上,進出口和納稅總額占比均超過70%,吸納就業人口超過80%,牢牢扛起全省經濟的半壁江山。近年來,山東先后出臺“非公十條”“民營經濟35條”等高含金量政策措施,推動民營經濟不斷實現大踏步前進。近日,山東省委、省政府又出臺《關于支持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這一高規格民營經濟文件,并專門就民營企業“加快推動綠色低碳發展”作出部署,在為民營經濟發展釋放巨大空間的同時,也為民營企業助力山東建設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指明了方向。
潮平岸闊,風正帆懸。山東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的底氣十足。廣大民營企業,特別是其中的“500強”企業、優強企業,要積極在山東建設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過程中捕捉發展機遇,在綠色低碳的先行先試、開路探路中向“新”升級,向“綠”轉型,為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作出新貢獻。

微信公眾號